1、长期收益
之前几天有发文吐槽,说机构的投顾/FOF,之所以业绩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把之前对标的基准从沪深300换成了偏股混合基金指数,所以越跟踪越差,即使有超越基准的alpha,那也是屎上雕花,无甚作用。
那如果基准不换,还是对标沪深300,就能有不一样的效果么?这次就稍微展开聊两句,投资一般来说都要讲长期收益,同样是宽基指数的沪深300,近10年收益是62.49%,而标普500近10年的收益是181.42%,足足差了3倍。
但再拉长一点看,从沪深300的基点时间2004年12月31日开始对比,收益对比是253.75% VS 332.97%,虽然也有不足,但好像差距也没那么大了?
2、高波低波
那既然超长期收益大a也没这么的拉,为啥散户都活成了百科全书,个个收获了各种新知识,却依然在大a身上赚钱这么难?反而老美的百姓即使啥也不懂拿个标普500也能稳稳的幸福?
个人认为主要还是波动率的关系,大a的长期波动实在太大了,所谓快牛慢熊,反而美股长期来看,标准的慢牛快熊。
沪深300近10年的维度,波动率频率分布滚动60个月来看的话,数据在15.89%-28.34%之间,其中24.61%-25.85%的频次甚至高达28次。
而同样时间段,标普500的波动率频率分布基本维持在9.36%-19.08%之间,分布的范围相对均衡,大部分集中在低波的9.36%-12.28%的区间之中。
就大a这高波动,基本上最常上演的剧本就是,牛市冲进去一堆散户后,一开始短期浮盈,然后高位加仓,最后迎来一波长期的熊市,被挂在山顶后也许开始会尝试通过补仓,抄底等方式来自救,最后大部分熬不过这漫长的寒冬,纷纷退出,直到下一个循环。
也许这就是大a长期很难赚到钱,所谓7亏2平1赚的原因?
1、抱怨无法解决问题
其实在我个人看来,虽然最近几年大a很拉,典型的熊市下降趋势,但也并不代表这样的市场就不能赚钱。
很多人怪市场垃圾,但抱怨市场并改变不了任何现状,碰到困难,要么尝试改变,要么退而求其次尝试适应,实在不行你可以选择离开,单纯的抱怨没有任何意义。
改变市场不是我们个人能做到的,而选择离开的也不会看到我这篇文章,这里聊聊第二种,如何来适应这样的环境?
A股也好美股也好,股市本身其实没有优劣之分,所谓低波有低波的处理方式,高波有高波的处理方式,错的是拿了一堆高波权益持有不动的,和尝试在低波市场反复择时操作的。
前者再多浮盈最后也只是坐了过山车,后者则会惧高后持续踏空,看到这多少人可以对号入座的,请举个手。
2、长期持有?
之前基金公司在做投教的时候,一直宣传要长期持有,时间越长正收益的概率越高。
论长期持有,在国内想必没有比社保基金更有发言权的了吧?
然而社保基金的首任投资部主任是怎么看待这块的,引用一下李克平当初接受采访时的原话:
国外养老机构都主张长期的战略配置,我们在管理社保基金的实践中,开始更多考虑中国市场的特点:
第一,中国是新兴的资本市场,不同于发达国家,股市波动率明显较高;
第二,触发中国股市波动的非经济因素更多;
第三,中国是新兴市场,如果严格按照长期战略配置,不做动态调整,不适合中国国情。
3、如何适应高波市场
那面对高波资产应该怎么操作?
李克平曾经在瑞士参加国际养老金论坛时,美国一家著名养老基金机构的CEO做主题发言,他的题目是买入并持有,主旨是说用这种策略去应对金融危机。
而李克平的题目是:在高波动的市场环境下如何通过动态调整战胜市场。
完全相反的两种投资策略,代表了西方和中国养老金管理两个极端的方向。
引用一下当时访谈李克平的原话:
我拿出了社保基金2003年6月委托公募基金管理的12个纯股票组合的数据,超额收益年化15%。
他们听完的反应都是“啊,怎么可能?会不会说错了?15%是超额收益还是全部收益?”
我回答说是超额收益。
他们问:养老金怎么可能做成这样?
我当时说了两点:第一,中国市场跟国际市场不一样,波动性很大,如果买入持有不动,社保基金的收益有可能是零;第二,在中国股市剧烈变动的过程中,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低估和高估,我们没有道理不去操作。
不过,这很容易让人误解,认为社保基金是在择时。关于择时的问题一直非常有争议,很多机构都主张择时是不可缺少的。
我们在形式上比较像是择时的操作,但我们的出发点和目标绝对不是择时。
我们在理念上不认为择时是可以操作的,但为什么我们在形式上有这样的行为?我们把这种调整称之为动态资产配置。
对社保基金这样的上游机构投资者,配置是最重要的。
配置是基于科学的方法,研究每一个资产类别各自的风险收益特征和运行规律,并尊重这些规律去做长期的配置。配置和挑选管理人是我们无法推卸的责任,任何一个机构或基金经理对社保的了解都不如理事会自己,谁都不可能替你考虑长期配置。
在上游机构投资者中,耶鲁捐赠基金的大卫.史文森贡献最大,没有人能超过他。耶鲁捐赠基金会最少时只有13个人,基本只做配置和管理人选择,后台全部委托出去。他们建立了一套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理论体系。巴菲特很了不起,但他的理念和方法更适合一个投资经理,不适用于上游的投资机构。
在大的配置上真正起作用的,是我们对基本原则的坚持和基本常识的相信:
第一,是基于对价值的判断,轻微的高估或低估可能不准,但明显高估或明显低估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可量化的;
第二,股票市场均值回归是基本规律,过高或者过低都不会长久,终将回到均值附近;
第三是投资纪律,就是资产配置再平衡,再平衡的标准概念是触发了以后自动回到起点,把涨得多的卖掉,补充未到达比例的资产。我们在操作上还不是严格的纪律再平衡,因为市场依然有很多我们回答不了的未知的东西,还是要留有余地。
4、资产配置
无独有偶,正好国内的固收王者张翼飞在最新的访谈中也说过:在一个年化波动率很大的权益市场中,如果仓位是稳定的,那么净值就很难稳定。
仓位的弹性控制很重要,这也意味着时常会有较多仓位投向市价相对稳定的债券、可转债等。
即使在相对成熟的美股市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耶鲁大学基金会等成功的投资人,也是常年持有大比例的现金或其他固收类资产。
而在波动较大的A股市场,灵活配置股债资产,或许有更大的意义。
“资产配置”与“标的选择”可能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也很需要专业的研究分析。很多时候,投资人的损失,大头不一定是来自买错股票,而是买错位置(资产配置)。
然而基金经理受限于投资范围,再优秀也只能在国内的股债之中倒腾平衡,颇有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味道。
而作为个人投资者,选择的范围其实很广,全世界范围内的股票、债券、商品,各种策略,其实都可以纳入选择范围,如果说之前没有做好这点,那现在开始做资产配置也绝对为时不晚。
资产配置因为千人千面,不同人的资金量,资金久期,风险偏好都不一样,所以本文无法一一展开细聊,篇幅也不够。
实际上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投顾应该替客户解决的问题,国内目前的投顾更多还是停留在打造产品的环节,目前的环境还做不到针对性地解决每个单体客户的诉求,这也不是本文的重点,不展开聊。
很多低波资产比如债券,部分类债券品种,更适合在一个相对不那么高的位置一次性配置,甚至略高一些的位置也能通过资产配置的对冲属性和长期持有来熨平波动。
而上文虽然说了高波资产不该长期持有不动,那具体应该怎么操作?
我个人的处理方式是两手抓,主动与被动相结合:
1、我依然相信在国内散户为主的环境下,主动基金的长期超额依然存在,主动基金辅以一些smartbeta的指数基金,在均衡搭配建立组合的情况下作为配置型的策略,尽量少动,每次调仓也基本是汰弱留强或者看清方向后的适当配置为主。
2、被动基金从长期来看终将是大势所趋,中短期内在大a欠缺整体向上beta的情况下,通过合适的策略搭配,也拥有不容小觑的可观收益。
前者也是我之前分享的主要方向,之前的文章里无论是渔还是鱼也都聊过不少,之后依然不会放弃,今天主要聊聊后者我用的策略。
1、ETF轮动
目前被动基金这块主要采用ETF轮动策略为主,市面上所有以ETF为主的投顾/FOF,受限于换手率和标的选择,完全发挥不出ETF以快打慢的优势,有些不受换手限制的FOF也没见做得好的,但个人投资者完全没有这块的限制。
投资方式上,采用动量策略,选择波段/趋势投资,做轮动,不长情。
标的选择上,纯场内etf基金,覆盖全球几个主要的大类宽基。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策略的构成:
2、什么是动量策略?
动量策略是一种投资策略,它认为股票或其他金融资产的价格趋势会持续一段时间。这种策略通常被称为“追涨(顺势而为)杀跌(及时止损)”,即投资者会买入那些近期表现良好、价格上涨的股票,并在价格开始下跌时卖出。
而动量效应是动量策略的理论基础,动量效应又称“惯性效应”,由Jegadeesh和Titman(1993)提出的,是指股票的收益率有延续原来的运动方向的趋势,即过去上涨的资产未来还会上涨,过去下跌的资产未来还会下跌,即强者恒强。
基于此,通过使用被国内外学者及投资人广泛印证长期有效的动量法,当动量强度高时,我们就进场买入,享受牛市带来的收益;当动量强度低时,就及时卖出,规避熊市造成的损失。总的来说,动量策略解决了投资者长期面临的“买什么,什么时候买,买多少,什么时候卖,卖多少”等一系列投资痛点。
3、为什么要做ETF轮动策略?
首先,为什么要做ETF?
第一,多样化投资:ETF买的是一篮子股票,这意味着你买一个ETF,就相当于同时买了很多股票,这样做可以分散风险。另外,如果你想买境外的苹果、谷歌、亚马逊等公司,如果你没有境外没有账户,就无法买,但你却可以通过纳指ETF,一键配齐,实现全球配置。
第二,低成本:ETF的管理费用通常比较低,也不需要像股票那样要交印花税。低费用意味着你可以省下更多的钱,长期来看,这可能对你的投资回报有很大的影响。
第三,透明度:ETF的持仓通常是公开的,你可以很容易地知道它们都投资了哪些资产。这样你就可以清楚地了解你的钱去了哪里,以及这些投资是否符合你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
第四,灵活性:ETF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就像普通股票一样,你可以在交易时间内随时买卖。这给了你很大的灵活性,如果你需要现金或者看到市场有机会,你可以迅速行动。
其次,为什么要做ETF轮动?
众所周知,股票、债券、商品、现金等投资市场存在着各种各样明显的轮动效应,国于国之前也是存在轮动效应。
例如美股、日本、德国、印度、A股的股市,其背后的逻辑是不同国家与市场背后的经济周期与政策差异造成的时空错位,这种现象未来还会反复出现。
既然存在明显的资产轮动效应,那么资本市场总是存在机会,东边不亮西边亮,这意味着可以通过全球资产轮动,让自己尽可能多的时间保持在牛市中,主动选择牛市,不断寻求最大的收益和最小的风险洼地。
4、ETF全球资产轮动策略效果如何?
选择思路:黄金ETF用来代表商品行情,纳指代表美国科技股表现,创业板代表国内创新成长企业表现,沪深300代表国内价值股表现。这四类指数代表了不同风格和市场的资产,他们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4个里面选择最强的一个满仓轮动。
ETF池子:沪深300、黄金ETF(518880/159937)、纳指(513100/513300)、创业板ETF(159915/159952)、两个代码,前者为流动性最好规模最大的,后者为一些低费率的或者长期收益较好或者次选的备选。
数据分析:17-24年,累计收益率852.45%,年化收益率36.58%,最大回撤17.51%,夏普比1.51,平均持有天数15.81天,换手率1539.46%,交易赢率65.77%,平均交易收益2.39%,正收益平均4.87%,负收益平均-2.37%(截止日期3月28号,交易成本按照单边千分之一算)
该策略主要在23年下半年逐渐迭代开发,24年初开始正式上实盘跑,目前正好24年一季度结束了,24年YTD收益为10.65%,对标沪深300作为基准的话,超额收益7.55%,最新一次交易为3月27日卖出创业板ETF后买入黄金ETF。
为了避免策略过拟合的问题,本策略已经尽可能把标的减少,持有时间拉长,并非高频交易策略,平均持有时间也接近3周了。
目前运行良好,之后每周更新一次策略运行情况,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保持关注。
总结:很多朋友投资之路,从最初的选股票,到后面的选基金,再到后面选替你选基金的投顾,层层套娃,却终究还是收益惨淡,屡次被市场教做人。
从最初的拥抱核心资产,到后面的新能源,现在的TMT,红利,还是所谓的境外QDII,其实都只是术的层面,真正想要实现稳定且可控的长期收益,最后发现资产配置才是唯一免费的午餐。
而资产配置不代表躺平不动,在面对一些低波资产的时候,讲究的是进入时机和长期持有,但面对高波资产的时候,时机难以把握,长期持有也被证明效果不佳,也许辅以趋势策略,才是可能的最优解。
本文的分享就到这了,想要进一步了解实时运行情况的,可以在《ETF轮动策略说明》中了解,如果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提前感谢:)
雪球基金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ETF基金# #ETF# #ETF轮动#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现在很多人买房时都需要通过银行来进行贷款,而不同银行对于房贷基点是有不同划分的,房贷基点越...
要说时下最为火热的APP是什么,抖音一定会占有一席之地,之所以这样主要是该软件满足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