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每到开学季,幼儿园的“小萌宝”和一年级的“小豆包”,都少不了让老师和家长“头疼”。不少孩子在学校,不敢和老师沟通,不会和小伙伴交往;在家里,说不清楚学校发生的事情,道不明白老师布置的任务……语言既是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产物,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儿童快速适应校园生活离不开良好的语言能力。本期《语言文字》特邀来自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为父母和老师支招,共话在数字时代,如何培养儿童良好的语言能力。
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长都会产生这样的困惑:孩子天天追着大人讲故事,家长也天天讲,可是为什么孩子会讲的故事却寥寥无几?对同一件事情,不同孩子的表达水平为何会相差甚远?比如,有的小朋友在叙述时语言流畅而又生动,逻辑清晰,绘声绘色,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而有的孩子却语言不顺畅甚至不成句,句法逻辑混乱,说不清楚事情的基本梗概。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还要从儿童的叙事能力开始。
1.叙事是复杂的认知过程
叙事能力就是我们常说的讲故事的能力,是一种脱离语境而进行的有组织地表述的语言能力。人们通过叙事了解世界、述说世界,并在相互的讲述中交流沟通,实现信息交换。叙事不仅是语言活动,也是一种复杂的认知过程。一般而言,我们将叙事能力分为口头叙事能力和书面叙事能力。在口头叙事时,说话人需要从记忆系统中启动与叙述主题相关的知识、选择恰当的词条或者表达概念。说话人不仅要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织句子,还要考虑所说内容的组成与结构,最后才能条理清晰有层次地向听话人讲述内容。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于学龄前的儿童来说,更应当关注其口头叙事能力的发展。在幼儿园大班,口头叙事能力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语言教学工作。
叙事能力是儿童发展的一个综合评价指标,对儿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叙事能力这个指标可以预测未来儿童的学业发展趋势,它与儿童入读小学后的语文能力特别是阅读能力和学习成绩密切相关。多项研究表明,五岁儿童的叙事能力可以预测其八岁时的阅读理解能力。此外,叙事能力对儿童社交沟通以及自信心建立等都有重要影响。
2.儿童叙事能力的发展阶段
儿童的叙事能力随语言水平的提升而不断发展,最初是单一句子表达,之后逐渐表现为句群表达。具体而言,学前儿童的叙事能力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无序”的三岁前。孩子处于语言发展的积累阶段,主要是完成词汇、短语、句子等语言要素的习得。有研究者认为,两岁之前幼儿叙述的内容基本是所见和所经历的事情,有较强的情景依赖性。两岁左右的幼儿能够和大人一起叙述过去的经验和生活故事,但大多是不完整的事件,没有太强的条理性,需要大人辅助和提示的成分较多。一般情况下,儿童三岁以后开始尝试表述一个完整事件,并逐渐摆脱自身经历的限制,能够初步运用想象和虚构来讲故事,重新组织编辑“事实”。
第二阶段,“简单”的四岁。四岁儿童的语言能力变化显著,能够使用时间和指称用语,并且掌握了很多抽象动词,可以把动作描述得更加准确。在成人的帮助下,四岁儿童可以叙述他们的生活故事,故事比较简单,甚至不是完整的句子,主要通过简单的对话形式来完成叙述。大多数时候,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在讲述图画故事时,信息是零散堆砌的,没有清晰的逻辑。
第三阶段,“完整”的五岁。五岁是儿童叙事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孩子基本可以独立叙述,具备了初步的讲述能力。儿童叙事时能够使用常见的形容词、同义词等进行修饰,语言比较生动;语篇长度更长,故事情节完整,并且有一定的顺序,情节连贯,重点突出。在这个阶段,孩子看图讲故事的能力突飞猛进,不仅能够把握主要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梗概,而且有清晰的故事逻辑。
第四阶段,“丰富”的六岁。六岁儿童基本能够围绕主题进行讲述,独立讲一个结构完整的故事,并且情节曲折,具有事件发展的高潮,能够说明发生了什么困难,又是怎么解决的。在讲述中,儿童会运用一定的技巧,如用设问的方式,故意提出问题,与听话人进行互动。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儿童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能够关注到人物的内在情感及其变化。
3.影响儿童叙事能力的因素
对于文章开头提到的家长困惑,可以从儿童的内在个体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这两个方面来解释。
一方面,内在个体因素即儿童自身的能力水平,是儿童叙事能力发展的根基。认知能力决定叙事内容。随着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儿童对很多事物的观察已经不局限于形状、颜色、大小等,开始关注事物的具体细节特征,可以用语言表达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儿童甚至利用自己的想象去讲述一个虚构的小故事。例如,小朋友会说:“假如,我有一个巴啦啦小魔仙的仙女棒,我就要用它……”
语言水平影响叙事完整性。儿童为了向不在场的听话人描述一件事情,就必须能够选择恰当的词语、明确的指代,并且熟练地使用连词,把故事的梗概表达清楚。
情感态度制约叙事深度。儿童逐渐对信念、愿望、情绪等基本心理因素有了理解,开始学会理解、感受他人的情绪、情感和思想等心理行为。从这个角度来讲,儿童的叙事也是自我情感表达的过程,表达对于自身、对于外在客观世界的感情。比如,孩子会通过叙事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理解他人情绪和情感是很多语言发育落后的孩子在表达上的一道坎。
另一方面,外部环境因素即儿童的语言生活环境,是儿童叙事能力成长的催化剂。成人的语言输入,特别是母亲的语言输入,间接影响着儿童叙事能力的发展。儿童在与成人的言语互动中,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模仿,逐渐理解话语的含义,同时也获得句法的规则。在叙事话语中,儿童不仅模仿成人的语言,有时甚至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生成新的话语。比如,“有一只淘气的小老鼠,突然之间蹿到了我面前,吓了我‘两’大跳”。
家庭文化环境也会对儿童叙事能力的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藏书量和家庭读写环境等都对儿童叙事有着重要影响。研究发现,在经常给孩子讲故事、读绘本并进行针对性讨论的家庭中,孩子的叙事能力要优于较少读书的家庭。
4.如何培养儿童叙事能力
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儿童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家长应鼓励儿童与同伴、成年人多交流、多互动,并且对孩子的交流给予积极回应。小朋友在日常生活、游戏和幼儿园集体活动中,都有很多需要叙述表达的内容,这些不同的情境,对儿童叙事能力的锻炼和提升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选择有趣、灵活的交流话题。与听话人在对话、讲故事、阅读分享、听说游戏等丰富的语言活动中,小朋友对感兴趣的话题表现得更加活跃,语言交流的兴趣也会特别高。家长可以选择有趣的、适合小朋友的话题进行提问,给孩子创造深入思考、细致观察的机会。
提供适宜、丰富的儿童读物。家长应当鼓励幼儿主导阅读,在与儿童共同阅读的过程中,保证充分的交流时间和质量,增加一些开放性问题的提问次数,对一些新词语加以解释,增加孩子的词汇量。家长多鼓励儿童讲述听过的故事,这也是培养儿童叙事能力的有效办法。
叙事能力不仅能准确反映儿童的语言发展状况,也是鉴别儿童是否存在语言障碍的重要指标。在从口语能力向读写能力的过渡中,学前儿童的叙事能力不容小觑。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现在很多人买房时都需要通过银行来进行贷款,而不同银行对于房贷基点是有不同划分的,房贷基点越...
要说时下最为火热的APP是什么,抖音一定会占有一席之地,之所以这样主要是该软件满足充分利用...